找到相关内容287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近代黄教传入蒙古之因由初探

    整个事  件背后实蕴含着政军、经济等远为复杂的因素,值得作一番探  究。  北元政权回到漠北之后,因权威旁落,加上明朝军事进攻  及政治引诱等策略下,成吉思汗的子孙,所谓的「黄金家族」  权力式微, ...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4570875.html
  • 身是维摩不着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圣谕六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邻里、教  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黄玉阶是台湾最早提出一套完整宗教组织与规范的人,这个计划  大体是不错的,但不知为什么却未能付诸实现,或许是因为牵连甚广 ...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3370921.html
  •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

    依附传统而发展,  印度传统早期普遍的信仰萨满教、湿婆神;吠陀神话说人的祖  先无论是那一类型,总之都是神,人是神的子孙,都有梵书大  梵天所具之神格、神性,一切都是梵所创造。可见印度文化产  生的背景...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370925.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2)

    、论辩偏执己见不服善、纵容子孙戚属作恶 、不师大贤、不交胜友、教唆恶行、背信、有恩不报而有冤 必报、食肉饮酒(除却奉养父母及延待正宾)、开酒肆、非为 治病而吃...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171096.html
  • 明太祖与僧道——太祖的宗教政策

    木竹巴僧章阳沙加监藏为灌顶国师,卒后其子孙世  袭之。(注72)由此视之,太祖对西番之地,系行宗教羁縻政  策,以僧治国。惟太祖改帝师为国师,可知太祖虽崇西僧,  但绝不认为远来的高僧可为中国皇帝的...

    朱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371097.html
  • 印光大师——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

    也!」[注78]乱天下祸人类,乃自此开始[注79]。  而儒释因果报应说之差异何在?印师以为「世间贤人,语言简略。又且只说现生,及与子孙。至于生之以前,死之以后,与从无始以来,随罪福因缘、轮回六道,皆...不明,其近因虽受新学说之影响,而其远因实由宋儒辟佛有以酿成之也!」[注78]乱天下祸人类,乃自此开始[注79]。  而儒释因果报应说之差异何在?印师以为「世间贤人,语言简略。又且只说现生,及与子孙。...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3271357.html
  •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的三大语系佛教代表访谈录

    人们引向这一方面。我们今天这样的消费是在侵占子孙后代的资源。所以我们讲“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有它的特殊意义。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它应该包括方方面面的每件事,每一项工作,都要在此用心,才能够自...

    桑吉扎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171409.html
  •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蔡日新先生访谈录(续)

    地向后世子孙延伸,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之所以饱经忧患而终不至于灭亡的根本原因所在。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也就是说真正的学者,应当时刻注意自我人格与自我道德的完善,从而实现修身、...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971421.html
  • 佛教的财富观——宽昌法师访谈实录

    ,那么好多人一个普遍的心态就是求福田,广种福田,求福田。可能会求佛保佑,不管保佑身体健康,保佑子孙,保佑社会,甚至我们从大里说,保佑国泰民安。那么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心态。   法师:对。   华老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0471449.html
  • 吴智和:明代僧家、文人对茶推广之贡献(1)

    夺食色以好之。  有子孙为名诸生,老不受其养,谓﹕『不嗜茶,为不似阿翁  。』每竦骨入山,卧游虎虺﹔负笼入肆,啸傲瓯香,晨夕涤  瓷,洗叶啜弄,无休指爪齿颊。与语言,激扬赞颂之津津,  恒有喜神妙气,...

    吴智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3471649.html